【推荐】中财办前副主任发出警告!-中财城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银行理财 阅读 49 2025-04-28 12:42:00

我们终于看到了权威专家的疾呼,基本观点与攸克君一致。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前副主任尹艳林,近日在第45届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谈及房地产问题时表示,房地产对经济的影响绝不可忽视,

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不仅制约了上下游产业、市场的回升,也使货币流动性失去了向实体经济流动的渠道,还加剧了地方债务问题,加大了灰犀牛演变为黑天鹅的风险。

尹艳林提到,如不尽快改变这种状况,一些地方城投债暴露和爆雷,进而带来中小银行坏账增多,

难免会引发区域性,甚至系统性金融风险。

这个警告,与攸克君此前写的《不是刺激,不是救市,而是遏制房地产危机蔓延》,有一个主要观点是极为一致的,那就是,

绝不能让房地产危机继续扩散,从而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尹艳林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

坚决阻断预期的负循环;把能够落实的政策切实落实到位,方向对头、但落不了地的政策要尽快实化和细化;对不合时宜的政策要尽快调整,比如说对一些炒房热时出台的限制性政策,就要加快退出;对需要加大力度的政策要毫不犹豫,不要搞挤牙膏式的调控。

这些建议,主要针对的是地方全面细化落实中央决策部署,

而去年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中财办有关负责人的谈话里,涉及房地产部分的内容其实都涵盖到了。

为什么到今天为止,一线和强二线等热点城市,仍然迟疑观望,遮遮掩掩?说到这里,攸克君不同意尹艳林演讲时的一个说法,他建议房地产调控约谈城市负责人制度应该取消。

以前的约谈,是对房价上涨控制不力、调控不到位进行约谈,现在应该对调整住房消费限制性政策不及时、不到位进行约谈。

不能再犹豫等待了,

必须向市场主体传递出清楚、明确、果断的信号。

我们之前发出《二十年未见之地产怪状》后,有多位朋友反馈说,不过瘾,还有不少过去20年没有看到过的“怪状”,共同构成了当前房地产市场的一潭死水。这里再列举几个。

其一,

此轮市场调整的时长远超预期,调整幅度远超预期。

从2018年下半年到现在,调整时间有4年了(其间有房企发生错觉,以为到2021年初就结束了);而调整的幅度,仅以2022年为例,销售额从18万亿跌到13万亿,称之为“断崖式”并不为过。

以前房地产过热,总是伴随着一轮一轮调控,中间也会出现短暂的市场调整,但一般都没超过一年。调整幅度更是从未像过去几年这般凶猛。

其二,

为何二线以下城市大幅松绑后,仍“无效”?

这里说的是二线以下城市。从2021年下半年试探性放松,到2022年全面放松,但市场交易似乎不见好转。这也是之前20年没有见过的。

如果不找出其中的真正原因,

人们就免不了疑惑:假如一线城市也全面放松,是不是也会发生类似的现象?

治病讲究对症下药。如果病因都没找到,只是一味呼吁加大刺激力度,未必收到期望的效果。你想电击,最后导致休克,怎么办?

其三,刚需真的消失了吗?

过往二十年房地产的发展,刚需一直是基本盘。虽然现在一线和强二线城市,改善性需求占了很大比例,但刚需仍然是主体需求之一。

满足刚需的,可以是二手房,也可以是新房。这几年,房企在产品上确实下了很大功夫,不少产品是完全能够满足刚需的需要的。

但刚需好像躲起来了。

去年全国人口负增长,结婚数量创37年来新低,就业形势不乐观等等,都可以解释一部分。但之所以说是刚需,就是非买不可的。以上这些因素会导致刚需一跌再跌,乃至于冰冻吗?还是说有其他未明的原因?

其四,信心去哪儿了?

2021-2022年,地产朋友私下里不断在计数:又一个房企爆雷了,又一个。然后接着担心另一家,提心吊胆的。

好容易今年来了个小阳春,但转瞬即逝。于是到了四五月份,又开始计数:某某企业会不会也支撑不下去?

因为唇亡齿寒,大家都胆战心惊。

地产界,从国企到民营,信心全无,这也是20年罕见的现象。

对市场没有信心,对行业和企业缺乏基本信任,这像疯狂滋生的病毒一样,很可怕。

不管怎么说,先得止滑吧,停止信心滑坡,遏制信任崩溃。

其五,如何走出救房地产、救房企的道德困境。

很多民众对房地产有莫名其妙的恨,对行业的恨也自然转移到对房企的恨。严格说来,这种“恨”,也不是“莫名其妙”,房价高涨,确实透支了普通家庭的储蓄,房地产持续高速增长也透支了金融和社会资源。

延伸开去,就是,

谈到救房地产、救房地产企业,就强烈反对,在这种舆论面前,可能会陷入道德困境。

尤其是,要救只能救国企,不救民企,全然不顾民企照样纳税、解决就业。

但回头看,我国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很大程度上就是靠救(刺激)房地产来救经济。

看过攸克君此前文章的朋友会清楚,我们一直呼吁的,不是为救而救,也不是简单地选择是救经济还是救房地产,

而是从源头上找到房地产危机的病因,遏制之,化解之。

涉及到房企,核心就是流动性枯竭带来的债务问题,

需要出清的坚决出清,需要救助的立即施救。

不要在道德、合规方面打圈圈了。

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都需要更勇毅更有担当。

好消息是,6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推出一批经济刺激措施。其中大概率会包括推动房地产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

市场在静息以待。希望如你所愿。

自动测量仪

光学影像量测仪

OGP光学影像测量机

上海仪器测量

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推荐】中豫信增减持1218万股郑州煤电股份,持股降至5%以下-今日郑州煤电股票新闻资讯 下一篇: 【推荐】中贵金库——保管箱租赁界的“平民皇后”-工商银行租保险柜多少钱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