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国黄金进军冈底斯山,西藏宁静山秘密被揭开,昌都玉龙铜矿诞生-中国黄金集团西藏华泰公司

银行理财 阅读 181 2025-04-27 12:12:59

《国家基业》之五

2008年10月17日,在海拔4500米的西藏东部江达地区的玉龙铜矿区,西藏玉龙铜业生产的第一批电解铜下线。为了这一时刻的到来,西藏人民和地质工作者等了将近半个世纪。

1966年,牧民江参向西藏第一地质队报矿,地质工程师何大江根据这个线索发现了矿床铁帽,立即对这一地区开展地质调查,1971年第一地质队对该矿区进行普查评价。1972年,唐仁鲤等人分析研究后认为,该矿应属斑岩型铜矿,随即组织钻探力量向岩体内探索,探明证实玉龙铜矿为特大型斑岩型铜钼矿。此后,第一地质队继续扩大调查区域,在附近相继发现了马拉松多、多露松多及莽总等大中型铜矿,肯定该区域是一个远景巨大的铜矿带,初步探明铜金属资源储量650万吨以上,远景预测储量达1000万吨以上,西藏铜的保有资源储量因此上升到全国第一位。但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交通电力条件,一直制约着矿山开发。近年来,在西部大开发、国家加大援藏力度等政策措施激励下,西藏积极吸引区内外投资,终于“激活”了长期沉睡的矿山。随着西藏自治区重点工程-昌都邦达机场改扩建,214国道和318国道改扩建,水电资源的开发,西藏昌都必将入列中国重要的有色金属生产基地。

今天,在新一轮地质大调查中探明的驱龙、甲玛铜多金属矿更是以其超大型规模闻名世界、振奋国内。

位于青藏高原冈底斯成矿带的甲玛铜多金属矿,经历了曲折的发现和勘查历史。

1951年~1953年,中科院西藏工作队地质组的李璞、张倬元等人曾到甲玛地区开展矿点踏勘,初步确定该矿床为高温热液型铜多金属矿,之后尽管几代地质工作者历尽艰辛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在甲玛矿床的类型、规模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未解的问题,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甲玛铜多金属矿被误认为“没有太大的潜力”。

1991年~1999年,以西藏地质六队为主的地勘单位和科研单位,先后开展了甲玛矿区西段和东段的勘查及研究工作,肯定了在甲玛矿区存在一个以铜、金为主的多金属矿床,初步探明蕴藏的资源为铜金属52万吨、铅金属56万吨。在当时看来,这项找矿成果已经有了突破。但后来的事实证明,那时所看到的甲玛铜多金属矿只是九牛一毛。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些缺少技术、资金和资质的淘金客涌入甲玛,圈地淘金却没有真正地开展地质调查和科学研究工作,这些采选企业争抢资源、各自为战,一度乱象。

1999年,刚组建不久的国土资源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地质大调查,随着西藏驱龙、雄村等一个个铜、金矿床的发现,冈底斯成矿带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但让人遗憾的是,地质大调查和大规模的商业性勘查,始终都没有垂青甲玛。有意思的是,在地质大调查中一举成名的驱龙铜矿与甲玛只是隔沟相望,相距不过几十公里。

2007年夏天,中国黄金集团公司获悉西藏自治区准备整合甲玛矿区消息后,立即与西藏方面接洽。2007年10月21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双方正式签订《关于联合整合开发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的意向书》,由中国黄金集团控股的西藏华泰龙公司负责实施甲玛铜多金属矿的开发建设。

自2008年初开始,华泰龙公司历时半年,经过40余次谈判,完成了甲玛矿区的矿业权整合,办理了2.1559平方公里的采矿权证和144平方公里的探矿权证,矿业权整合及股权并购共花费资金15亿元。至此,甲玛铜多金属矿的勘探开发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2007年底,甲玛矿区还未启动矿业权整合的时候,中国黄金集团就以补充勘探和外围勘探为重点,制定了勘探计划,并与中国地质科学院签订了由矿产研究所作为勘查单位的技术合同,明确由唐菊兴担任勘探项目负责人,组织技术团队进行施工,以陈毓川、多吉、叶天竺、王瑞江、王登红等国内知名专家为成员,成立了强大的专家顾问团。

唐菊兴是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员,因主持雄村铜金矿勘查与评价取得重大突破而声名远扬。凭着在冈底斯成矿带找矿多年的经验,他敏锐地意识到,甲玛有着巨大的找矿潜力。西藏自治区和中国黄金集团的合作,给他带来渴望已久的印证机会!

未完,待续

光学测量仪器

影像测量仪系统

自动测量仪

OGP

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推荐】中国黄金储备连续增加!清华院长、前央行高管释因,老百姓敢买吗-整个中国有多少黄金 下一篇: 【推荐】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卢进:找准与辽宁发展契合点-中国黄金集团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