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国高净值人群:90%买股权私募财富高达29万亿美元!-私募基金买多少股票
中国高净值人群长这样:90%买股权私募,财富高达29万亿美元!
今天,诺亚财富联合清华大学发布了《2018中国高净值人群财富白皮书》,描绘了新一代中国高净值人群的画像、资产配置的思路变化。
基金君发现,现在的高净值人群,可以归纳为越来越趋向于一个新兴行业、年轻的、创业者。同时,竟然有九成以上的高净值人士都配置了新经济领域的私募股权基金,并且减少类固收产品配置,增加股票基金配置。
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是亚太地区财富增长最强劲的国家,去年一年财富的总值增加了1.7万亿美元,达到29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同时,中国的中产阶级人数是全球第一,达到3.85亿人。
在这样巨大的财富市场面前,未来的财富管理、资产管理行业将走向何方,我们不妨来看一看。
《白皮书》解读:高净值人群画像+未来的资产配置思路
基金君来解读一下这次诺亚和清华联合发布的白皮书,关于现在高净值人群的图像、资产配置的现状等情况。
新一代的高净值人群的图像是怎么样的呢?
基金君看了白皮书,得到一个未来新的形象:新兴行业、年轻的、创业者。
《白皮书》调研显示,过去中国高净值人群主要来自贸易、制造等传统行业,但现在高净值人群中来自新兴行业的占比持续上升至接近四成。
而且,在新兴行业所造就的高净值人士之中年轻人的比例大大高于中年及以上的人群。
另外一个视角,整体来看,高净值人群依然以企业家为主,其次是自由职业者。这表明,创业依然是创造大量财富的主要方式。
超过九成高净值人群配置私募股权基金
《白皮书》显示,90%以上的高净值人群都配置了主要投资新经济的私募股权基金。私募股权正在从“另类“资产变为”主流“资产。
同时,调研也显示,未来计划增配私募股权基金的高净值人群远多于计划减配的。
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2月底,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的总规模达到了7.27万亿元,占到12万亿私募总规模的61%左右。短短两年时间增长了将近118%。
究其原因,《白皮书》认为,高净值人士对于消费升级、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等新经济十分看好,并愿意增加相关股权投资资本的投入,这必将带动相关主题的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从而强有力的推进各个行业的迅速进步。
类固收产品配置继续减少 股票基金配置回升
《白皮书》显示,有18%的高净值人群计划在未来进一步减少类固收产品的配置。
实际上,过去比较长一段时期,因为多种原因,高净值人群大量配置了类固收产品,但是,随着类固收产品的风险调整回报下降,过去配置类固收产品较多的高净值人群,如今大幅减少了此类配置。
在减少类固收产品配置的同时,接近六成的高净值人群计划在未来增加公开市场配置,这个比例显著高于上次调研时的结果。并且,计划减少公开市场配置的人比上次调研时要少。
来看看这两年高净值客户对股市看法的变化。
《白皮书》表示,2015 年股指从高位回落之后,高净值人群整体减少了公开市场基金的配置,尤其是以往配置比例超过50%的,这种情况正在改变。这种改变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股市 2017 年之后的赚钱效应。在 2017 年结构性的慢牛行情下,有相当一批股票基金获得了比较好的业绩。
需要指出的是,对股市乐观的高净值人群可能并非仅仅基于对股指涨幅的预期,而是通过配置优秀的管理人/基金经理的基金,享受到行业和个股的结构性机会。例如 2017 年上证综指的涨幅只有 6%,但不少优秀的基金获得了远超股指表现的收益率。
那么,高净值人群配置股票基金的实际比例是多少?
《白皮书》显示,目前,接近一半的高净值人群的公开市场基金配置比例为11%~30%,另外有三成的人配置比例为0~10%。
《白皮书》表示,2015 年股市大波动之后,由于对于股票市场不确定性的担忧和对固定收益类产品的逐渐了解,投资者开始增加固定收益资产配置的比例。然而,随着一系列打破刚性兑付的事件出现,股票市场的稳健发展,以及资管新规的出台,投资者固定收益资产的配置比例有所下降。投资端的偏好转变也必将推进实体经济融资结构的转变,固定收益类的融资比例逐渐下调,同时权益类的融资随之上升,这也有助于推进实体经济去杠杆的进程。
更看好中国经济 海外配置倾向于股权基金
此次《白皮书》调研中,接近一半的投资者对中国的未来经济走势更加乐观,而对海外走势乐观的比例是32%,因此他们对海外投资更加谨慎,更加理性。
调研结果显示,目前高净值人群的全球化配置不足,三分之一左右的高净值人群没有海外资产配置,另有接近四成的人配置比例在10%以内。
但是,未来计划增配海外资产的高净值人群显著多于计划减配的,希望通过全球配置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至于具体的配置方向,由于这两年欧美股市涨了不少,他们配置股票基金的增持意愿下降,而主要会投资于欧美科技创新领域的风投和创投基金,也更多考虑组合以分散对冲风险的理性目标。
中国财富总规模增长强劲
未来财富管理、资产管理走向何方?
在《白皮书》发布活动上,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讲到,总体来看,最近几年,国内财富市场发展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同时,从全国范围看,财富人群地域分布区域也更加趋于均衡。
根据瑞信研究院2017年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是亚太地区财富增长最强劲的国家,去年一年,财富的总值增加了1.7万亿美元,达到29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
同时,报告还显示,中国的中产阶级人数是全球第一,达到3.85亿人。
另外,从地域来看,中国22个省市高净值人群超过了2万人。其中有9个省市,高净值人数超过了5万人;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这五个省市,突破了10万人。随着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崛起,高净值人士的地域分布更趋于均衡。
关于这几年中国高净值人群的财富配置的趋势,杨凯生表示,近几年来,高净值人士的资产配置呈现更加多元化的特点。一方面是市场投资品种的不断丰富,另一方面是高净值人士风险意识逐步增强,同时,也伴随着资产管理、财富管理机构的水平不断提升,服务面不断扩大。
杨凯生回顾了这几年高净值人群资产配置的变化。
2009年,高净值人群的资产主要配置于储蓄、现金、股票,以及一些投资性的房产,加起来大概占到整体可投资资产的70%。
到2013年,随着信托产品的兴起,高净值人群在信托资产上配置迅速增长,一度占整体可投资资产的15%左右。
而后,随着信托产品的刚性兑付预期的淡化,同时随着各类资管产品增多,资管业务的发展,高净值人群在信托产品的配置比例,相比2013年有所下降,而对新兴的投资品种的配置比例不断提升,比如对私募的投资比例在提高。
而近两年,由于资本市场波动比较大,高净值人群的避险情绪有所上升,因此银行理财等固定收益类产品配置比率有所增加,2017年高净值人群在银行理财产品上的配置,大约占到整体可投资资产的25%,这个数字比2015年增加了将近1倍。
中国拥有巨大的财富管理、资产管理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未来将走向何方?
杨凯生还讲到,需要认真落实执行昨天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的有关精神。
“当然文件还没有推出,昨天刚刚审议过,马上就要正式颁布了。但有关精神是清楚的,比如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要相结合,按照资产管理的产品类型,来统一实施监管的精神。也就是说,不管你要叫什么名字,同类型的产品,就要接受和服从统一的、相同的标准的监管,不要寄希望于在里面搞一些监管的套利。这是前两年中国的资产管理业务存在的一些问题的突出表现。我想这个办法颁布以后,机构也好,客户也好,可能在这方面都要有新的思想认识。”杨凯生表示。
本文源自中国基金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相关内容
相关资讯
-
【推荐】中基协公告春晖资本(天津)等20家疑似失联私募机构-嘉远基金
中证网讯(记者 吴娟娟)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简称“协会”)1月8日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表示,近期,协会在日常工作中发现20家疑似失联私募机构(附件),协会通过该20家私募机构在资产管理业务综合报送平台
-
上财涉性骚扰副教授从4公司年赚近60万!连辞多家独董仍有兼职-宁波中炬建设有限公司
近日,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的一名学生在社交网络上曝光该学院的“钱F胜”副教授对其进行性骚扰。12月6日,上海财经大学回应称,对于网上出现的有关该校教师钱某的师德师风问题,校方已成
-
上证、深证多个指数调整样本丨财经头条-上证深证各有多少
日前,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宣布将调整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等指数的样本,沪深300指数更换9只样本,晶科能源、中油资本等调入指数;中证500指数更换50只样本,盛新锂能、盛美上海等调入指数;中证10
-
【推荐】4月份仅四成私募盈利弘石基金
4月份,A股总体呈调整态势,抹杀了今年以来的大部分涨幅,这样的市场行情为私募机构的操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4月华南区私募基金平均收益已经由3月的0.89%变为了-0.7%,其中43.54%的产品录得正收益,54
-
Italdesign量产的日产GTR50终归面世
最好谜底 日产车子和Italdesign 本来计划在三月的日内瓦车交会上初次公布其GT-R50周年纪念版车型,但这次运动的撤消已使它们改变了计划。两家企业刚刚 日产车子和Italdesign 本来计划在三月的
-
浙江省温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第七期食品监督抽检情况的通告
温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第七期食品监督抽检情况的通告为深入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切实维护温州食品安全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温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