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国食物年损耗高达4.6亿吨,“背锅侠”之一是冷链物流基础薄弱-我国每年浪费多少粮食

金融理财 阅读 92 2025-04-27 11:24:52

界面新闻记者 | 实习记者 朱彬

界面新闻编辑 |

近日,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一项研究发现,每年我国蔬菜、水果、水产品、粮食、肉类、奶类、蛋类七大类食物按重量加权平均损耗和浪费率合计22.7%,约4.6亿吨,其中生产流通环节食物损耗3亿吨。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定义,与消费端的食物浪费不同,食物损耗是指食物在生产、收获后处理、贮藏、加工、流通等环节由于人为、技术、设备等因素造成的食物损失,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在于,生产环节播种粗放、采收不精、储运环节冷链不完善等。

近年来,我国大规模推进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据统计,2014-2021年国内冷链物流行业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由1500亿元增长至4117亿元,2014-2021年复合年度增长率为15.52%。

然而,无论从冷链流通率,亦或冷链基础设施来看,我国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美国和日本果蔬、肉类、水产品的冷链流通率均超90%,我国同类产品冷链流通率仅为35%、57%、69%。

此外,国内冷链基础设施建设仍较为薄弱。美国冷库容量1.03亿吨,人均保有量0.48吨,冷藏车保有量达到25.41万辆,平均每千人便配有1辆冷藏车;而我国当前冷库容量仅有5224万吨,人均保有量0.037吨,冷藏车平均每千人配有0.2辆冷藏车。

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数据显示,按目前七大类食物约五成减损空间计算,若减少一半损耗,我国可每年节约2.3亿吨食物,满足1.9亿人1年的营养需求。

为减少食物损耗,国家对预冷、贮藏、保鲜等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的大力投入,有望进一步推动冷链物流市场发展增速。

影像仪公司

影像测量仪厂商

影像测量仪仪

自动测量

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推荐】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InFIT项目和RSPO致力于让可持续棕榈油成为更多人的选择-北京中土畜进出口公司 下一篇: 【推荐】中国饭碗里的内蒙古好粮-内蒙古九发番茄制品有限公司

相关资讯